北京白癜风手术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陈萍介绍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年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先生,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先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先生,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陈萍女士。 下面,先请曾衍德先生作情况介绍。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农谚讲“谷雨时节种谷忙”,标志着春耕春播进入关键时节。在此,我简要介绍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特别是强化“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和农资调剂调运,保障市场稳定和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同时,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春管春播进展总体较好。今年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稳住粮食生产极为重要。农业农村部坚持把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作为首要任务,以背水一战的态度、超常超强的力度,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抓好春耕生产,粮食生产保持较好势头。夏粮生产形势好于预期。去年秋冬种时北方遭遇罕见秋汛,经过多方艰苦努力,冬小麦面积与上年持平略减,但苗情是近十年最复杂,也是最差的。开春后,各地狠抓促弱转壮,推动冬小麦苗情加快转化升级。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春耕备播进展顺利。据农情调度,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已过2成,早稻栽插过7成,东北水稻育秧过7成,均快于去年。扩种大豆油料落实较好。这是今年农业生产的一项硬任务。目前,已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将大豆油料扩种目标任务落实到省市县。 第二,“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突出抓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生猪产能回归正常区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万头,相当于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猪肉产量万吨,同比增加14%。牛羊禽和渔业生产平稳发展。牛羊肉和禽肉产量同比增加0.3%,牛奶产量增加8.3%,国内水产品产量增加2.5%。蔬菜供给总体稳定,在田蔬菜面积同比增加近万亩。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6.2万个。 第三,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突出抓好脱贫地区产业就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指导脱贫地区编制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全产业链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截至3月底,全国28个省份今年新发放小额信贷亿元,支持43.5万户发展生产。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服务,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万人,实现全年稳岗就业目标任务的91.85%。 第四,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3月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PMI指数为50.3%,比同期制造业高0.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新产业新业态保持平稳。春节、冬奥期间到乡村过大年、品美食、游冰雪、赏春花成为城乡居民度假首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速预计10%左右。农民工就业创业形势较好。截至3月底,返乡留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率已超过8成。产业集聚发展扎实推进。今年新安排建设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个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批产业发展高地。 第五,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各地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制度等改革任务,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3月底,家庭农场超过万个,农民合作社达到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5万个,服务覆盖全国约38.4%的小农户。积极扩大农业投资。加快高标准农田、冷链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拓展农业投资多元渠道。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6.8%。 第六,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坚持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和工资水平实现双增长,外出劳动力总量达到1.78亿人、同比增长2.2%,月均工资达到元、同比增长5.9%。 总的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应看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农资价格高位上涨、农民增收压力增大、疫情对局部地区农业生产和流通秩序带来影响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持续抓好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重点任务,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努力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邢慧娜: 谢谢。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一季度,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疫情散发也对农民就业增收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下一步,想请问农业农村部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农民增收?谢谢。 曾衍德: 谢谢你的提问。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今年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3%,快于城镇居民增速2.1个百分点。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一季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过节带回现金,增加了工资性收入。另一个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中有增,增加了家庭经营性收入。 从目前的情况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对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农产品销售等带来一定影响。再有就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大幅推高农业生产成本,这也影响农民收入。从工作来看,下一步主要采取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稳住农民增收的好势头。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发展乡村产业促增收。这是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很重要的一块。重点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要立足乡村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还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农业与旅游结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特别是加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的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第二,促进农民就业稳岗位。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下一步,在推进农民就业问题上,我们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促进就近就地就业。这包括前面提到的发展乡村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也包括在乡村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这些项目建设,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此外,我们还要用一些公益性岗位等,引导脱贫劳动力搞好灵活就业。另一个是,引导外出务工就业。一季度,外出农民工规模达到1.78亿,这个数量在今年疫情情况下还是不错的,但是增速有所放缓。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发挥好东西部劳务协作,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体系作用,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质量,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第三,推进农村创业拓渠道。这是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多万。经综合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到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灵活就业。所以,我们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来引导农民持续增收。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猪肉价格下降了41.8%。请问,在稳定猪肉价格、促进生猪生产产业发展方面,农业农村部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谢谢。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 谢谢。您和大家一样,都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