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799.html 鱼类需要健康的养殖环境,可是在实际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质恶化、氨氮等环境指标异常的情况,给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水生动物中毒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今天我们就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问题展开讨论。 氨氮的形成 氨氮产生主要原因是池水和底泥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及水生生物的代谢作用,这是养鱼水体中氨含量增加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水体的氮循环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水体氨氮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在高密度养殖及淡水综合养殖的水体中,特别是鱼类生产旺季期间,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同时定期的使用消毒药剂杀灭了有益微生物,致使水生态失衡、水质恶化、水体缺氧,进而造成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增高的情况。水中的氨氮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分子形式存在的氨和离子形式存在的铵,我们常说的氨氮,实际是分子氨(即非离子氨)和离子氨的总称。氨有剧毒,而铵是无毒的。 氨氮的毒性 氨氮对鱼类的毒害程度是亚硝酸盐的十倍,氨氮可以破坏鱼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困难;还会导致养殖动物肝肾系统遭到破坏,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肌肉增生及出现肿瘤。 处理方法 定期加注新水降氨:增加换水量是降低氨氮最有效的办法; 定期做好清塘、清淤、晒塘,用生石灰等消毒; 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和利用,减少水体中有机质和氨氮的含量; 改善水体中的溶氧状况降氨:比如使用增氧设备或使用化学药品增氧; 泼洒沸石粉或活性碳降氨:通过离子交换和吸收有毒代谢产物来降低水中的氨含量; 控制饲料的投喂:减少过剩的饲料和鱼类排泄物,减少氨氮的积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1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