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7189474.html 5月18日,*ST昌鱼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年5月17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湖北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年5月2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年6月15日。 *ST昌鱼或将成为湖北辖区今年首只退市股,年和年,湖北辖区有两家公司陆续退市,分别是*ST凯迪和*ST金钰。 保壳“翻车”难逃退市命运 *ST昌鱼以淡水鱼类及相关水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为主要业务,近年来业绩低靡。公司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专项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被“披星戴帽”。同时公司年报也被会计师出具了“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 进入年,*ST昌鱼的经营并未出现改善。年三季报显示,*ST昌鱼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万元,归母净利润则为-万元。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年1月29日,*ST昌鱼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预计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为1.06亿元。单单依靠一个季度,公司年度营收就从万元增至超过1亿元。 根据年12月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ST昌鱼预计营业收入刚刚“踩线及格”,公司或能因此避免退市。 然而,就在*ST昌鱼发布业绩预告的同日,公司年审会计师申请辞职。由此,*ST昌鱼迎来了上交所的问询函。上交所还严重警告称:若公司涉嫌未按规定对营业收入予以扣除,规避终止上市情形,我部将在公司年年报披露后,及时提请启动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并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年3月16日,*ST昌鱼发布公告,因公司先后五次延期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收到上交所监管函。 随后,*ST昌鱼于4月1日重新聘请了审计机构。该机构在4月27日发布了业绩预告修正专项说明,按照上交所的要求,调整了年的收入。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业务办理第七号——财务类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等有关规定,将大豆业务产生的约万元的收入作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进行了扣除,扣除后的营业收入约为万元。上述情形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年4月29日晚,*ST昌鱼披露年年度报告显示,年公司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5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万元。 随后,*ST昌鱼于同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来的《关于拟终止湖北武昌鱼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上证公函)指出,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透镜公司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退市就是常态化,再想靠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而不是企业真正恢复自我造血能力,去做保壳的话会很难。这类公司的退市,对资本市场净化秩序是有好处的。 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 随着*ST昌鱼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ST昌鱼将正式从A股市场黯然离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年可能是退市大年。根据退市新规,年年报是首个适用年度,对于年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若是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将直接被终止上市。 自年底,交易所发布营业收入扣除业务办理指南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要求从营收中扣除,对空壳公司可谓“致命一击”。 交易所表示,退市新规在财务类退市指标方面,新增了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组合财务指标,目的是为更精准地刻画描述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力求出清空壳公司。在适用该指标时,退市新规明确营业收入扣除项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并要求公司在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时,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年审会计师应当对营业收入扣除是否准确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副教授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整个资本市场改革,包括上市制度、上市之后的监察制度,跟退市制度相结合、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组合拳,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控。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让真正有能力、有信心、有技术、有资源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资源各方面的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让企业的公共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而让那些自身经营不善,或者沦为资本市场投机工具的这种股票,真正从资本市场中被剔除。 (证券日报记者李万晨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9382.html |